当前位置: 首页 >  分析 >  >  详情
青年突击队 | 凝心聚力,开拓前行—— 记三部“超音波”青年突击队
2023-02-03 11:09:01    来源:航天科工三院三部

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
2022年,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,前三季度我们克服了防疫、隔离带来的不利影响,集中优势力量,合理统筹人力资源,完成了一项项计划任务。进入四季度后,三部十七室“超音波”青年突击队积极响应三院“喜迎二十大 决胜一百天”号召,团结一心,全力以赴,攻坚克难,有力保障了各项目科研生产任务全面完成。

动态调配人力资源,确保重点任务按时完成

国庆长假后,武利龙所在的项目迎来了全面的载荷设计分析工作,为保障结构按期下厂投产,通常需要两个月的工作要求半个月内完成,周期紧、难度大。接到任务后,操小龙副主任立即协调突击队员们开展研讨,根据任务特点和个人专长,临时调配四名员工开展任务支援,协同开展载荷设计分析工作。大家通力配合,加班加点、日夜兼程,连续奋战14天后,终于圆满完成了全面工作。看着100多页的分析报告,200多个状态的结果数据报告,大家反复核对,确保每一个数据可靠、精准、无误后发送才提供给下游专业。这时,大家才想起来还有好多其他事情等着处理呢。

师徒二人齐心协力,攻关克难一路向前

载荷组里有一对师徒,他们性格鲜明,踏实肯干,善于琢磨,配合默契,三年来互补互助,漂亮地完成了每一项任务,他俩就是王昆和任强。他们一个在前方引领规划,协调沟通,一个在后方详细分析,认真处理。有问题及时反馈,协商解决,时不时能听到他们在讨论问题的核心在哪儿,解决思路是什么,怎么做更有效快捷,然后再复核复算。在四季度抗疫严峻的日子里,为了确保科研任务正常进行,师徒俩选择驻场工作,白天晚上都不停歇,在组内“小阳人”此起彼伏、工作一度面临瘫痪的情况下,他们俩一直坚持到了最后,没有耽误一天工作,还帮组内其他居家的“小阳人”分担了很多型号任务。

全新领域积极开拓,披荆斩棘初见曙光

都说格局大才能干大事业,我们组内就有同事把目光放在了非常规、但意义重大的全新领域上,他就是张健。两年前的冬天,张健作为首席专家,组织、联合国内优势单位申请到了一个领域新、难度大的预研项目。虽然那时候大家还觉得方案难度大甚至有些异想天开,但他却始终坚定信心,带领大家攻坚克难,经过两年的不懈努力,解决了理论分析及建模、复杂环境多场载荷仿真、试验验证设计等一系列技术难题,把一个个不可能变成了看得见、摸得着的成果。今年四季度,他带领团队通力攻关,技术方案成功获得缩比试验验证,各项硬、软件关键技术指标得以突破,项目顺利通过了中期验收,全面完成项目研究任务指日可待。

十七室载荷组“超音波”青年突击队有一颗攻坚克难的心,有一种勇往向前的动力,有一种为了同一个目标共同努力的凝聚力,全队上下充满青春活力,彰显青年拼搏、奋斗本色。百日劳动竞赛中,他们每一个人抗疫、工作两不误,转阴后积极返岗,助力我们好多项目都展翅高飞,或正中目标或稳稳落地,技术得到试验验证,激动之余更加明确了脚下的路还需探索,突击队一直在前进的道路上。

文:范国芳 李强

图:张鑫

编辑:党群工作处

END

关键词: 设计分析 人力资源 异想天开

上一篇:喊组词的读法
下一篇:最后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