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兴调查研究
记者走基层
【资料图】
弥渡县密祉镇罐窑村的土陶制作师傅时礼红,用47年的时间与泥土打交道,用一生守护来传承乡村手工制陶工艺,我们一起去了解他与陶艺的故事。
罐窑村陶土资源十分丰富,在64岁的时礼红的记忆中,在他的父辈年代,土陶作坊曾遍布全村,几乎家家户户都从事制陶烧陶工作,他的爷爷、父亲都是村里有名的制陶工匠。
州级非遗传承人 时礼红
因为我家从爷爷辈就开始做陶、做罐子,我也就学了这个手艺。过去在我们村,基本家家户户都做,名气也很大,巍山、祥云等地的人都驴驮马带的来我们这边购买。
17岁初中毕业后,时礼红就在家开始了土陶制作的学习。很快,他就基本掌握了揉泥、拉坯等关键步骤的技巧,于是就顺理成章接下了家里制陶工艺的班。弥渡县素有“滇西粮仓”“蔬菜王国”“鱼米之乡”的美誉,特色农业发展迅速。时礼红家生意最红火的时候,县城里好几个农产品加工厂用的都是他烧制的陶罐。
时礼红妻子 李美菊
我家的罐罐供着好几个厂,豆腐厂、卷蹄厂、腌菜厂。窑烧了,窑落火,人家就跟着来买了。
密祉土陶使用本地黏土为原料,用龙窑柴烧的古法烧制,保持了朴素原始的手工工艺,烧制出的土陶盛放酒、醋、腌菜,可使香味更为浓郁,储藏粮食能保持长久不霉变。
2020年,时礼红被认定为大理州第五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“陶器制作技艺”的代表性传承人。土陶制作工艺复杂,手艺需要不断学习积累,加上市场不断萎缩,村里的年轻一代宁愿出门打工,也不再愿意继承这项技艺,村里的龙窑逐渐荒废,现在只剩时礼红一家仍在坚持。
州级非遗传承人 时礼红
现在年轻人很多都不愿意做这个技艺,不愿意烧,很多就是觉得烧陶脏、累。
传统的土陶器型也在市场上逐渐失去竞争力,好在时礼红手艺精湛,他开始将制作的方向转向工艺品,花器、茶具、酒器......陶制品的种类被他拓展得更多,样式新颖,艺术性更强,售价也逐年见涨。很多外省的顾客都慕名而来,找他定制陶器。
州级非遗传承人 时礼红
做这些东西,其实在心里要有数,客户喜欢要什么东西,我就能做什么。只要图片过来,我在手机上看看,我就可以摸索出来,做出来。
与陶土相伴,时礼红已经度过了47年的时间,对他来说,土陶早已不再是赖以生存的手艺,而是他生命中不可分割的部分。
时礼红妻子 李美菊
家里已经三代人从事烧陶制陶了,从我家老公公、我公公的爹就开始做,我们也要把它坚持下去,传承下去。
记者:高棻蔚 熊志明
编辑:苏巧
责编:李婧
终审:苏建东
第814期《政风行风热线》节目预告
6月14日上午11点至12点,大理州农业农村局将做客《政风行风热线》,就全州农业农村工作、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、农村承包地和宅基地管理等内容,与大家进行沟通交流,希望大家提出宝贵意见建议。
点击下方图片进入直播间
↓↓↓
点击下图进入留言区,留下您所要反映的问题,工作人员会将问题汇总给相关部门并及时向您回复。
↓↓↓
节目当天,欢迎您通过广播频率FM102.7、FM90.2、FM99.9实时收听,也可以拨打热线电话2121027、2131027参与节目,反映您关注的问题。此外,您还可以通过“大理广播电视台”微信公众号微赞直播间观看实时直播及往期回放。
关键词: